圖:重點展品(部分)
“塞尚和雷諾阿的世界──法國橘園美術(shù)館及奧賽博物館珍藏展”今日起至5月7日在香港藝術(shù)館舉行。該展將展出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印象派藝術(shù)家的作品共52件,包括保羅.塞尚和皮埃爾─奧古斯特.雷諾阿的畫作49幅,畢加索的作品2幅,以及1幅收藏家保羅.吉約姆的肖像。\大公報記者 李兆桐、郭悅盈
展覽開幕禮于昨日舉行,主禮嘉賓包括文化體育及旅游局局長羅淑佩、香港賽馬會主席利子厚、奧賽博物館國際展覽項目總監(jiān)史蒂芬妮.德布蘭班德、博物館咨詢委員會主席蘇彰德、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署長陳詠雯及香港藝術(shù)館總館長莫家詠。
同時展出兩幅畢加索作品
羅淑佩在典禮上致辭表示,“法國橘園美術(shù)館及奧賽博物館均以出色的印象派藝術(shù)藏品享譽國際,香港十分高興能展出這些受到世界各地觀眾珍視的法國國寶。這是東西文化交流的好例子,是香港與法國合作的美好見證,也是對去年全球的首場印象派展覽舉辦150周年的致敬?!贝送猓_淑佩指,康文署將與另一所國際知名法國博物館─巴黎的吉美國立亞洲藝術(shù)博物館合作,于今年3月底舉行第四屆博物館高峰論壇。利子厚致辭表示,馬會與政府攜手合作超過20年,為香港帶來世界級展覽,并自2012年起與康文署共同籌劃“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”展覽。
保羅.塞尚和皮埃爾─奧古斯特.雷諾阿是兩位法國印象派藝術(shù)運動的代表人物,這兩位藝術(shù)家致力以嶄新的視覺及技法描繪瞬息萬變的現(xiàn)代世界,為當時藝壇帶來全新面貌。是次展覽分為“巨匠相映”“游寫自然”“擁抱日?!薄皢⒌犀F(xiàn)代”四個模塊,讓觀眾了解兩位印象派大師如何為當時的藝壇帶來改變、兩位藝術(shù)家作品風格的異同、當時法國印象派畫家如何在戶外寫生,以及印象派作品是如何啟迪新一代畫家等。
與以往在畫室內(nèi)進行的油畫創(chuàng)作不同,印象派畫家主張到戶外寫生,記錄眼中所見在外光下的色彩效果。追求藝術(shù)的路上,塞尚與雷諾阿不僅建立了深厚的友誼,更影響了新一代的畫家,如西班牙著名抽象藝術(shù)家巴勃羅.畢加索、法國野獸派創(chuàng)始人亨利.馬蒂斯等。展覽中也將展出兩幅畢加索創(chuàng)作的作品,體現(xiàn)其風格如何受塞尚影響。
展覽今日起在香港藝術(shù)館2樓正式向公眾開放,觀眾需購票入場。
圖片:大公報記者李兆桐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