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晚久久精品视频|精品国产片免费在线观看|中文乱码字幕在线观看直播|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99

  • <del id="koae8"></del>
    <samp id="koae8"><optgroup id="koae8"></optgroup></samp>
  • <table id="koae8"></table>
  • <button id="koae8"></button>
  • <li id="koae8"></li>
    <rt id="koae8"><tr id="koae8"></tr></rt>
  • 首頁 > 財經 > 田灣點經 > 正文

    ?通脹迷思之一 | 美國金融與中國磚頭

    2021-04-25 04:23:42大公報 作者:李靈修
    字號
    放大
    標準
    分享

      花旗銀行月初發(fā)布調查報告,去年香港千萬富翁人數達51.5萬,創(chuàng)出歷史新高。這與我們印象中百業(yè)艱難的疫情環(huán)境不符,其實“富人通脹、窮人通縮”并非香港所獨有,但為何貨幣超發(fā)只引發(fā)了資產類價格大漲,用來衡量通脹水平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卻欲振乏力?

      有人將之歸咎為疫情因素干擾,由于防疫措施打壓了居民消費意欲,資金只能流向資本(物業(yè))市場。但自2008年金融危機后開啟量寬時代,“資產通脹、實業(yè)通縮”的結構性扭曲就長期困擾著全球經濟發(fā)展,造成社會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,新冠疫情只是將這一問題充分暴露出來。

      金融學中的“坎蒂隆效應”是指貨幣增量不會同一時間反映在所有的價格上,貨幣量增加會導致不同商品和要素價格漲幅程度不一致。這背后的差別主要與貨幣投放的方式、渠道,以及資產抵押物有關。

      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后,全球進入信用貨幣時代,各國央行投放貨幣需要相應的資產抵押物托底。我們來看一下中美兩國央行的資產負債表分布。美聯儲的主要資產是美國國債與房地產抵押債券,這也是美元擴張的“信用錨”。美聯儲壟斷美元發(fā)行權,可以直接在債券市場上購買國債及住宅抵押債券,從而推動金融資產的價格上漲。

      在中國人行的資產項目中,外匯資產的占比最高,于2013年12月曾達到峰值83.29%,其后逐步下降,至去年3月這一比例為58%。在此期間,外匯資產下降造成的缺口由一種名為“對其他存款性公司債權”的資產填補,其實就是人行通過MLF(中期借貸便利)、SLF(常備借貸便利)、PSL(抵押補充貸款)等流動性工具向商業(yè)銀行舉債。

      那麼,商業(yè)銀行的資產來自哪里?從2008年至2017年,工農中建四大行累積投放信貸規(guī)模252.76萬億元(人民幣,下同),其中個人住房貸款占比27%,制造業(yè)貸款占比19%。此外,過去十年間,房企從四大行貸款的規(guī)??傆?7.96萬億元,占比34.8%。由此可知,與房地產相關的信貸不僅是中國商業(yè)銀行最主要的資產,同時也是貨幣擴張的主要流向。

      鑒于美國的金融市場與中國的房地產市場離“錢”更近,也就能夠更早享受到央行的放水紅利,但這并不能完全解釋美股與中房的“不敗神話”,蓋因在自由市場中,資金會填平一切價值洼地。譬如樓市價格飆升,投資風險也相應加大,資金就會尋找其他投資標的,可流向制造業(yè)抑或消費市場。但事實上,這種情況并沒有發(fā)生。

      問題就在于央行的干預主義加固了資產泡沫剛性。每當資產價格出現風險時,央行就會親自下水撈市,刺激了市場投機心態(tài)。最新案例就是,去年3月美股十天四熔斷,美聯儲開啟無限量化寬松,造就本輪“人工牛”。央行從“最后貸款人”墮落至“最后買單人”。

      扭曲的貨幣政策是結構性通脹的誘因。

    點擊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