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日的政治局聽取了中紀委工作匯報,研究部署2019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。近些年來,在年底研究反腐工作,已經成為政治局的“固定動作”,也是在為次年初的中紀委全會奠定基調。今次政治局會議指出,十九大以來,“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”,這是最高決策層第一次提出這一提法,是對反腐敗總體形勢作出的最新判斷。
按照時間軸回顧梳理,從十八大以來,隨著反腐工作的推進,中央對反腐形勢的研判也經歷了多次重大變化。從2012年至2014年,反腐斗爭形勢的總體判斷是“依然嚴峻復雜”;2015年初十八屆中紀委五次全會的表述是“腐敗和反腐敗呈膠著狀態(tài)”。2016年初召開的十八屆中紀委六次全會首次提出“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(tài)勢正在形成”;2016年底政治局會議進一步提出“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(tài)勢已經形成”。
去年中共十九大報告又提出“奪取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”。“壓倒性勝利”是比“壓倒性態(tài)勢”更為深化的目標,更高層次的質變。“態(tài)勢”是標,而“勝利”是本。今次政治局會議則進一步由“奪取”到“取得”,由過程到結果,對近幾年的反腐成績給予了高度肯定與認可。
十九大至今一年多來,中央重拳反腐力度不減,落馬的副省部級以上老虎已達20多人,包括了原中宣部副部長魯煒、原國家發(fā)改委副主任兼國家能源局局長努爾.白克力、原公安部副部長孟宏偉等正部級高官。
反腐工作呈現許多新現象、新趨勢。國家監(jiān)察委員會組建成立,形成監(jiān)督全覆蓋新格局。原貴州省委常委兼副省長王曉光成為國家監(jiān)委成立被拿下的“首虎”。在反腐的強大攻勢和震懾力之下,河北省政協(xié)原副主席艾文禮、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王鐵等相繼投案自首。
原國家藥監(jiān)總局副局長吳湞、陜西省委常委兼秘書長錢引安等因吉林問題疫苗、秦嶺違建問題等問題落馬,眾多官員受到免職、責令辭職、引咎辭職等不同程度的處分,顯示了中央對衛(wèi)生健康、生態(tài)環(huán)保等民生大事的重視。今次政治局會議還強調,“推動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地見效”,這將仍是未來反腐的重點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