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人之相知,貴相知心”。這是對大陸高校師生團在臺灣九天八夜的交流活動的生動寫照。
雖然在島內(nèi)的參訪行程只有一個多星期,但兩岸年輕人交流無礙、一見如故:在政治大學,大陸奧運金牌得主丁寧現(xiàn)場指導政大學生的球技,秒圈粉絲;在中國文化大學,北京大學學生與文化大學學生共奏民樂,驚艷四座;在大稻埕,兩岸學子共嘗美食,贊不絕口;在花蓮太魯閣,年輕人們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。通過一系列的參訪和交流,兩岸年輕人進一步拉近了心靈距離。
雖然這些年兩岸青年交流相當頻繁,但此次是新冠疫情后首次有大陸青年組團訪臺,實現(xiàn)疫后兩岸青年“雙向奔赴”交流,為冰凍的兩岸關(guān)系注入一股暖流,因而別具意義。
自民進黨當局于2016年5月上臺以來,拒不承認“九二共識”、不承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,死抱“臺獨”黨綱,導致兩岸關(guān)系大幅倒退,臺海局勢持續(xù)緊張。尤其民進黨當局打著“防疫”的幌子,企圖切斷兩岸交流。
今年以來,兩岸疫情平緩,大陸方面實施一系列措施積極推動兩岸民間往來,包括呼吁臺灣方面恢復“小三通”以及兩岸直航航點。這幾個月,臺灣政黨、工商、文化、宗教、漁農(nóng)等多個團體先后組團赴大陸訪問,但多是臺灣民間人士登陸參訪,而這次是大陸五所高校師生組團赴臺交流,所以備受關(guān)注,更獲得臺灣輿論普遍好評。島內(nèi)有臺灣學者表示,我們有責任推動兩岸交流、增進理解,更有責任為年輕人提供有利于兩岸和平的交流環(huán)境。還有臺灣年輕人投書媒體指出,兩岸同為中華文化繼承者,他本人上學期間與大陸學生交流,彼此感受不到代溝與芥蒂,呼吁臺當局應把握大陸師生團訪臺契機,營造未來與大陸對話與合作的空間。
這些年大陸流行文化風靡臺島。制作精良的大陸影視劇、綜藝節(jié)目、流行歌曲在島內(nèi)收獲了大批粉絲。最近大陸制作的動畫電影《長安三萬里》不僅在大陸掀起“唐詩熱”,在臺灣也頗受歡迎。有臺青表示,通過影片感受到中華文化博大精深,源遠流長,更體現(xiàn)了中國式現(xiàn)代化的科技成果,期盼這些弘揚中華文化的影視作品能在臺灣播出,更期待有兩岸青年共同制作的中華文化影視作品面向世界。
此外,抖音、小紅書等大陸社交平臺也深受臺灣年輕人喜愛。螺螄粉、魔芋爽等大陸零食俘虜了不少臺灣民眾的味蕾。
大陸的流行文化、美食文化成為了兩岸年輕一代的共同話題和喜好,也拉近了兩岸青年的心靈距離。所以,盡管民進黨當局絞盡腦汁禁抖音、禁螺螄粉,但仍禁不了臺灣年輕一代對大陸流行文化的追求,更禁不了兩岸民間往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