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進黨當局最近針對大陸產品發(fā)起新一輪“禁用令”,阻撓大陸新能源汽車、無人機等產品入島。然而,頗為諷刺的是,“民進黨大本營”高雄曾舉行無人機表演,被發(fā)現(xiàn)不僅表演的圖案設計及無人機飛行編程來自中國,其使用的500架無人機皆為大陸制造。當時民進黨籍高雄市長陳其邁還澄清“無人機展演沒有涉及敏感資料,也無飛越敏感地點,更重要的是它沒有鏡頭,所以不會產生資訊安全的問題”。這番話狠狠地打了民進黨當局一巴掌。既然大陸制造的無人機沒有問題,為何要禁止進口呢?
去年8月,民進黨當局進一步限制輸入大陸產品,宣稱“只要多數人看得到、聽得到的設備,只要是在公共‘場域’,皆不可使用陸製資通產品”,并要求全數排查公共場合的廣告看板、電子屏幕等設備。除了電子設備,大陸不少農產品、食品也被臺灣方面禁止輸入。據商務部最近發(fā)布的公告,民進黨當局長期以來單方面限制輸入臺灣地區(qū)的大陸商品數量已經高達2400多項。相比之下,臺灣地區(qū)禁止世界其他地方輸入的商品卻不到100項。
許多人不解:大陸產品性價比高,為何臺灣方面視大陸產品為“洪水猛獸”?這主要是民進黨當局“逢中必反”畸形思維作祟。奉行“臺獨”黨綱的民進黨當局向來不樂見兩岸交流密切,尤其是經貿方面,對大陸產品和大陸資金總是充滿敵意,采取了不少歧視性措施。據統(tǒng)計,臺灣方面迄今仍禁止進口830多項大陸農產品,當中有不少并非是臺灣盛產的農產品,但臺灣方面寧愿從其他地區(qū)進口,也不愿購買大陸產品。今年初島內出現(xiàn)“蛋荒”,民進黨當局寧愿進口又貴又遠的巴西雞蛋,也不肯就近購買性價比較高的大陸雞蛋。
近年臺灣方面禁止進口大陸產品的種類從農產品、工業(yè)品擴大到高新科技產品。隨著美國極力打壓中國大陸高科技產品,“親美”的民進黨也“心領神會”,加大力度禁止進口大陸高科技產品。然而,臺灣方面的禁令恐怕是徒勞。大陸無人機占了全球無人機市場的七成。島內去年多場重大晚會活動中都有無人機表演,所使用的無人機的硬件和軟件都是由深圳廠商制造。有人笑稱“只有電池里的電是臺灣制造的”。此外,臺灣方面為了阻止大陸影視劇入島,禁止愛奇藝在島內開播,但美資的Netflix平臺就有不少熱門的陸劇,在臺灣收視排行名列前茅。最為可笑的是,大陸螺螄粉、魔芋爽在島內深受歡迎,民進黨當局竟然下令不準進口,結果在島內坊間反而掀起了囤積大陸零食的熱潮,以實際行動抵制民進黨當局的荒唐政策。
俗話說“好嘢自然受歡迎”,大陸產品性價比高,當然受到臺灣民眾青睞。民進黨當局以一黨之意識形態(tài)剝奪臺灣民眾購買優(yōu)良產品的權利,令人不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