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晚久久精品视频|精品国产片免费在线观看|中文乱码字幕在线观看直播|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99

  • <del id="koae8"></del>
    <samp id="koae8"><optgroup id="koae8"></optgroup></samp>
  • <table id="koae8"></table>
  • <button id="koae8"></button>
  • <li id="koae8"></li>
    <rt id="koae8"><tr id="koae8"></tr></rt>
  • 首頁 > 評論 > 縱橫談 > 正文

    ?縱橫談\歐盟對中美貿易戰(zhàn)的小算盤\李 威

    2019-05-16 03:17:14大公報 作者:李威
    字號
    放大
    標準
    分享

    美國總統特朗普5月5日的一條“宣戰(zhàn)”推特,讓臨近收官的中美貿易談判急轉直下,貿易戰(zhàn)烽火重燃,也讓一直隔岸觀火的歐盟內心五味雜陳。如今為爭取連任已經“殺紅了眼”的特朗普,極可能對歐盟照搬對華“極限施壓”的套路,歐盟何去何從,成了哈姆雷特式的提問。

    始于2018年3月的中美貿易戰(zhàn),帶給歐盟的可謂是喜憂參半,作為西方利益集團的一分子,對于美國在市場準入、知識產權保護、技術轉移等領域對華片面性指控,歐盟和美國處在同一戰(zhàn)壕;但對于美國的有悖全球化和多邊貿易體系的保護主義行為,卻又不愿與之為伍,更為始料不及的是,特朗普在4月突然調轉槍口,把歐盟當成了下一個靶子。

    特朗普宣布將對價值110億美元的歐盟產品加征關稅,理由與中美貿易戰(zhàn)同出一轍,即歐盟對美貿易存在巨額順差。根據歐盟今年初公布,2018年歐盟對美國順差達到創(chuàng)紀錄的1576億美元。特朗普在推特上發(fā)過這樣的牢騷:“多年來,歐盟一直在貿易中占美國人的便宜,這種情況該停止了。”歐盟不甘示弱,隨即揚言對價值120億美元的美國產品加稅實施報復,歐美貿易戰(zhàn)一觸即發(fā)。雙方之后展開談判并于7月達成?;饏f議,但特朗普的關稅大棒始終高懸于歐盟頭上。

    果然特朗普在上周對中國突然掀桌子,提高了2000億美元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后,對歐盟的大棒也無情落下,稱將考慮對價值528億美元的歐盟汽車及相關產品加征關稅,并于近日做出決定。歐盟方面對此反應不一,有人主張積極備戰(zhàn)、以牙還牙,但也有人存在僥幸心理,期待變數出現。歐盟貿易執(zhí)委瑪姆斯托姆就認為,由于美國政府注意力集中在與中國的談判,決定期限有可能延后。

    事實上,歐盟在對待中美貿易戰(zhàn)上應該采取什么態(tài)度,究竟是袖手旁觀,還是為美國吶喊助威,抑或是與中國聯手,一直相當矛盾和掙扎,歐盟的一些智庫學者為此進行了反覆分析和推算,試圖尋找能左右逢源的定位。

    按照他們的“小九九”,中美貿易戰(zhàn)對歐盟存在有利的因素,雖然保護主義無法促進增長,但如果中美之間的貿易對抗最終導致雙邊貿易減少,將有助于歐盟從中漁利。因為除能源和農產品外,美國對中國的出口主要集中在歐盟對華出口的關鍵領域,歐盟可填補美國的空間。此外,中國為增加籌碼勢必加強與歐盟等其他經濟體的合作,并愿意加速開放市場、減少對外資限制等,這些都是歐盟夢寐以求的,而中國的這些更加廣泛和具有結構性的改革開放措施,無疑將進一步有利于維護和促進全球化和多邊貿易體系。

    至于對歐盟的不利之處則包括:如果中美貿易戰(zhàn)的最終解決方案,只是基于人為地增加中國從美國的進口數量,那將會擠壓和傷害歐洲出口商的利益,歐盟對此并不樂見。此外曠日持久的貿易戰(zhàn)不僅會導致世界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兩敗俱傷,也將破壞全球產業(yè)鏈和多邊貿易,令全球多邊貿易體系岌岌可危,并對全球經濟造成重創(chuàng),對此歐盟無法獨善其身。

    當然讓歐盟更為憂慮的是,貿易戰(zhàn)凸顯出美國鷹派力量正日益得勢,相信未來美國在北約改革、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關系協定(TTIP)等一系列問題上,對歐盟將采取更咄咄逼人的姿態(tài),事實也證明特朗普在“美國優(yōu)先”政策指導之下,他對盟友可以“六親不認”,歐盟只能“丟掉幻想,拿起武器”。

    但這些終究不過是紙上談兵,現實中的大國博弈和較量,需要的還是實力。正所謂形勢比人強,歐盟如今內部問題重重,不僅有難民危機、俄歐關系緊張等外部壓力,也有經濟衰退、英國脫歐等內部難題,在即將到來的歐洲議會選舉中,右翼民粹主義政黨磨刀霍霍、聲勢看漲,未來的歐洲一體化面臨考驗,在此背景下,歐盟能否像中國一樣擁有足夠的底氣與美國叫板,是個未知數。

    歐盟何去何從?按歐洲頂尖智庫布魯蓋爾研究所學者的看法,歐盟在保持中立和倒向美國這兩條路上顯然都已行不通,將重心轉移到中國目前看起來有些不切實際,但鑒于美國在單邊主義和脫離跨大西洋聯盟的道路上越走越遠,在某種程度上仍值得探索和嘗試。如果歐盟仍然無法做到,那只剩下祈禱一條路可走。

    作者為大公報駐倫敦記者

    點擊排行